敦煌壁画里的妙音鸟——迦陵频伽
在壁画中,有一种鸟身人首的图形,身体类似仙鹤,翅膀张开,两腿细长,头为童子或戴冠之菩萨首状。这种人首鸟身的图形,在壁画中被称为迦陵频伽鸟,其中有部分持乐器或作舞者,称为迦陵鸟乐伎。迦陵鸟也有画为双首鸟身的,佛经称“共命鸟”。
迦陵鸟在壁画中出现的部位是:
一、多数在经变画中佛的下方、乐队的两侧或前方、水池前之曲桥或平台之上。一般对称排列,与礼佛乐队相似:中间一舞,两边各一二身,手持乐器伴奏。有些大型经变,还有两层迦陵鸟乐伎的。也有的不持乐器,作舞蹈飞跃姿势。
二、出现在经变说法图中佛的左右,在壁画的两侧边沿处,一般也是对称的。
三、出现于藻井之内或佛龛之内。
四、有极少数的飞天乐伎带有双翼,如第180窟与迦陵鸟同时出现。
敦煌莫高窟共有迦陵鸟乐伎80余身。迦陵频伽鸟的典故来自印度佛教,古人译经,名称不统一,曾写作歌罗频伽、羯罗频伽,或加兰伽、毗伽,可见均为梵音转译之讹。
在印度,迦陵频伽鸟指美音鸟,《正法念经》云:“山谷旷野,其中多有迦陵频伽,出妙音声,如是美音,若天若人,紧那罗等无能及者,惟除如来言声。”
传说迦陵鸟声音美妙,当年释迦牟尼在祗园精舍修行时,迦陵鸟围绕其间,且歌且舞,妙音天摩拟其声,奏“迦陵频曲”,阿难传之,成为“林邑八乐”之一。于是作为佛画的一种典故,凡绘制有佛说法及礼佛的场面,都绘有迦陵鸟乐伎,这就使壁画更加烘托出天国的欢乐和神秘之感。
斯坦因发现磨朗遗迹,见到有翼的神像,他曾这样写道:“以这些壁画的构图和色调,把我引回到埃及罗马墓葬画中,所绘希腊少女及青年美丽的头部上去了……”从这段记录中,可以看出斯坦因认为佛画中“有翼的神像”来源是希腊、印度。
根据敦煌壁画的考察分析,认为:
一、迦陵鸟在敦煌壁画中出现较晚,始见于唐代,即经变画的成熟时期。
二、是根据佛经的提示进行构图安排的。
三、现在壁画间迦陵鸟的造型,完全是中国的创造,它之所以选用了仙鹤的造型而没有仿照希腊雕刻带翼小天使的模式,是与中国道教的羽人、飞鹤、升仙有关系的。
中国传统文化意识中,人有双翼,可以升腾飞翔的传说和构想,决不迟于希腊和印度。在我国西南云贵地区及两广出土的,约当公元前5世纪至3世纪的部分青铜器,其上的花纹边饰,可见头饰羽毛、羽冠,或身披羽衣,衣着羽尾,或作鸟翔状的人物图像,后来都称之为“羽人”。在广西左江流域发现的岩画中,也有羽人的形象。在甘肃酒泉丁家闸的西晋墓葬中,也有羽人飞仙的画,就更与敦煌壁画有直接的渊源关系。因此,可以说敦煌的迦陵鸟乐伎的形象,是由羽人意识,进行加工演变的结果。
唐代宫廷的乐舞,有许多关于羽人的创作和表演,如“霓裳羽衣舞”“鸟歌万岁乐”等节目,都是以鸟为主题,人来表演的艺术。
敦煌壁画中的迦陵鸟乐伎,也正是唐代出现并发展的造型,也是宫廷歌舞艺术影响民间艺术的一种现实的反映。
文章摘编自《敦煌壁画乐舞研究》
出版发行:甘肃教育出版社
定价:25.00元
柴剑虹 王克芬 著
荣新江 著
郝春文 著
《藏经洞打开了百年悲欢》
王睿颖 著
《唐代莫高窟壁画音乐图像研究》
《敦煌乐舞》
张彩梅 著
出版发行:甘肃教育出版社
书号:ISBN 978-7-5423-5326-9
定价:58.00元
《写给青少年的敦煌故事》(12册)
敦煌研究院 编 赵声良 主编
出版发行:甘肃教育出版社
定价:696.00元
往期回顾
敦煌彩塑的极盛时期
榆林窟:万佛峡里见珍宝
莫高窟最早的洞窟:北凉三窟
短襦裙帔——古代女子常服
甘肃教育出版社发行部